鳥類
  台灣騷蟬
紅脈熊蟬
草蟬
高砂熊蟬
陽明山暮蟬
蟋蟀
螽蟴
蛙類

認識擾人清夢的聲音-蟬:陽明山暮蟬

圖.文.聲音/陳振祥


物種名稱
陽明山暮蟬 Tanna sozanensis

特徵

型態

  1. 中型蟬,身體主要為暗褐色及綠色,體型及體色斑紋變異大,頭胸部具金色鱗毛,雄蟲腹部明顯長於頭胸部,體壁薄,略呈半透明,第3、4腹板二側具瘤狀突,第3腹板瘤狀突較大,第4腹板瘤狀突不明顯,第8腹節披白粉,背瓣大,腹瓣綠色,魚鱗狀,左右分離,雌蟲腹部短於頭胸部,腹部淡黃色,具少許白粉。
  2. 雄蟲尾節長,雌蟲第8腹節披白粉,產卵管不伸出尾節。
  3. 翅透明,前翅前緣脈暗褐色,翅脈為黑色與綠色相間,節結處為白色,脈端部具煙褐色斑點。
  4. 體長:♂約34-38mm、♀約23-27mm
  5. 前翅長:♂約40-43mm、♀約37-40mm

生態習性
本種主要棲息於北部300-1000M低海拔山地,數量多,不敏感,會棲息在較低的樹幹上,易觀察,成蟲夜晚易趨光,通常在黎明及黃昏鳴叫,陰天、下小雨及幽暗的森林內也會鳴叫,會齊鳴。

分布地區
陽明山、烏來、坪林、北橫明池、宜蘭福山

成體出現時間
  • 時節:5-9月
  • 鳴叫時間:黎明及黃昏

棲地環境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