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度兩棲保育志工增能工作坊-苗栗蛙調比賽

預測活動得獎名單公布,看得獎名單GO

活動說明

  今年度增能工作坊透過調查競賽方式,動員各地兩棲保育志工團隊組隊參與,除了讓志工學習由樣區選擇與勘查、調查計畫與分工、資料紀錄的完整度等項目,可補足苗栗地區調查資料的缺漏,同時達到各區兩棲保育志工深度交流的目的。

補助單位: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國立東華大學兩棲類保育研究室
協辦單位:緯創人文基金會

一、 日期及地點

    1. 日期:2015年6月27-28日
    2. 地點:苗栗縣
    3. 住宿:菊園客家莊及鍾鼎山林客家莊(苗栗縣大湖鄉薑麻園13號)。

活動聯繫

有任何問題請email至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活動費用

1. 住宿費:行政團隊代訂房,由參加者自付。
2. 全體參加成員之餐費(除6/27午晚餐須自理)及保險費由本計畫支付。

活動注意事項-下載 活動手冊(PDF檔)

(一) 活動期間6/27午晚餐、住宿、交通請自理。
(二) 活動中請恪遵工作人員及團隊組長指揮,勿中途離隊。
(三) 攜帶物品:手電筒、帽子、雨具、水壺、個人藥品/用品。
(四) 夜觀環境地面較濕滑並多蛇蟲,請勿穿著涼鞋,建議可著雨鞋或高筒鞋。
(五) 以身作則響應環保,請自備餐具及水杯。
(六) 競賽組注意事項

    1. 請詳閱【苗栗蛙調比賽細則】及樣區資料。下載【苗栗蛙調比賽細則】 word檔 PDF檔
    2. 請務必自行列印【自我審核表】以便確認各比賽項目是否完成並做初步的填寫。下載【自我審核表】 word檔 PDF檔
    3. 請務必自行列印【調查紀錄表】並確實填寫。下載【調查紀錄表】 word檔 PDF檔
    4. 報到時請出示填妥的【自我審核表】及【調查紀錄表】將同時進行比賽資料審核與積分統計,若有影音資料者建議自備讀卡機或傳輸線以便使用筆電檢核資料。
    5. 競賽組報到時間為6/27 21:00∼22:00,請務必於21:00結束調查前往報到地點。
    6. 記得要使用報名時填報的FB帳號打卡喔!!否則審核人員會找不到您的打卡紀錄。參閱【苗栗蛙調比賽參賽團隊樣區及FB打卡帳號】

(七) 【活動報到處位置】設於苗栗大湖薑麻園活動中心(聖衡宮對面的遊客服務中心、菊園民宿停車場前行約200公尺)位置請參照交通路線圖
(八) 【停車】所有車輛均停放在大湖菊園民宿停車場,道路兩側也可停車,請參照活動住宿區平面圖
(九) 【報到】抵達菊園民宿停車後行李無須下車,請先至【報到處】報到並領取房門鑰匙、進行比賽資料審查統計及享用消夜。
(十) 【安全】夜間行車與活動敬請注意安全,如遇問題請盡快聯繫工作人員。

活動流程
交通方式及活動住宿區位置圖

蛙調比賽說明

(一)組隊方式

    1. 每隊伍3-5人,負責一個調查群組(建議來自相同團隊,方便資料上傳與初審;若非同團隊成員,以兩團隊為限);
    2. 每隊遴選一人擔任隊長,作為主要聯繫窗口
    3. 必要設備:車子一輛、手機或平版(可於戶外上網打卡)、相機、調查工具
    4. 次要設備:上傳資料用的電腦、錄音器材、定位器材

(二)調查樣區

    1. 以1*1公里網格為單位,依照道路可及區域、網格平均海拔高度、各鄉鎮面積比例進行樣區挑選,共計挑選30個地點,每個地點涵蓋相鄰2個網格,視為一個樣區,每個樣區為1*2公里(M01∼M30)。
    2. 依照距住宿場所的交通距離,將距離較近的20個樣區,兩兩連結成一個調查群組(G11∼G20),選取該群組者,當晚需要調查兩組樣區;較遠的10個樣區則維持單一樣區(G01∼G10)。以確保20組團隊結束時間不會差異太大。
    3. 預定20組參賽隊伍,每隊伍3-5人,負責一個調查群組,每個樣區調查40分鐘。

      *請注意:調查樣區選擇,請參閱附表二「蛙調比賽樣區清單」 (2015.06.23更新)也可透過Google Map檢視樣區位置。若與其他團隊所選樣區重疊,則以報名時間先後決定歸屬

      各隊調查樣區分布圖

淺綠色部分為東華大學兩棲類保育研究室及參與賞蛙組的志工調查處,這些調查資料不列入比賽評分!

     

(三)調查方法

    1. 出發前準備:確定樣區後,先使用Google Map察看該樣區的範圍,挑選出數個潛在可以調查的位置,樣區環境盡可能多樣,包含該區域有的環境類型。
    2. 樣區勘查:6月27日13:00 - 18:00直接到樣區進行環境勘查,並確認該樣區內的調查地點,熟悉路況並拍攝環境照片,打卡回報。
    3. 夜間調查:6月27日19:00 - 21:00開始進行蛙類調查,調查方法需符合調查規範。
    4. 資料上傳:6月27日21:30 - 23:00前往集合地點,回報並上傳調查資料。

(四)調查分工項目

    1. 隊長:聯繫、決策、分工、控制時間
    2. 搜尋:搜尋蛙類、棲地辨識
    3. 紀錄:熟悉兩棲調查紀錄表填寫
    4. 攝影:熟悉蛙類拍照、錄音
    5. 資訊:熟悉FB操作,負責打卡、發佈訊息
    6. 領航:熟悉地圖、定位設備操作、有方向感、導航
    7. 登錄:上傳兩棲調查資料上傳

(五)得獎名單及獎項

    1. 團體賽:以團隊為單位,根據調查物種、數量、紀錄、照片、打卡等項目評分。並依照單樣區組、雙樣區組分別評比(雙樣區組,以高積分樣區為準)。
      *請參閱附表三苗栗蛙調比賽自我審核表 2015.06.24更新
    2. 個人賽:預測物當日總調查物種與數量,參加活動GO
    3. 得獎名單
    • 瀕臨絕種獎
      *新竹蛙保團隊
      *牡丹心小隊(台北牡丹心、天羽蛙、雙溪口聯隊)
      *鹹菜甕美白去斑隊(新竹鹹菜甕、台中美白去斑聯隊)
      *許我一個生態地球 B 隊
    • 珍貴稀有獎
      *宜蘭李佳翰團隊(宜蘭李佳翰、台中MusicFrog聯隊)
      *台北小雨蛙百吉國小隊(台北小雨蛙、桃園百吉國小聯隊)
      *彰化蛙蛙蛙團隊
      *許我一個生態地球 A 隊
    • 其他應予保育獎
      *台南荒野團隊
      *台中鳥榕頭團隊
      *台中TNRS團隊
    • 一般類野生動物參加獎
      *天母呱呱蛙團隊
      *新生呱呱叫團隊
      *青蛙小站團隊
      *台北關渡自然公園蛙蛙小組
      *東華團隊

(六)競賽積分

    1. 種  類:指每個樣區已設定基本調查物種數(基數),超過此基數的種數才加分。
    2. 影音真相:指取得照片或錄音的種類數(超過基數才加分)。
      *基數係指附表二「蛙調比賽樣區清單」預估物種數量欄位資料。
    3. 數  量:以目視或聽音之幼蛙、成蛙數量為主,數量積分會經過轉換。
    4. 特殊物種:指黑蒙希氏小雨蛙、斑腿樹蛙、台北樹蛙、台北赤蛙、金線蛙、虎皮蛙、長腳赤蛙、梭德氏赤蛙以及未在附表三苗栗蛙調比賽自我審核表 (2015.06.23更新)之審核物種清單的其他物種。
    5. 打  卡:集合、抵達樣區、開始調查、調查結束
    6. 環境描述:至資訊網新增樣區完成並填寫環境描述者
    7. 環境照片:5張以上具代表性的環境照片。
    8. 環境紀錄:完整紀錄樣區資料、調查當天之天氣、氣溫、水溫(非必填)、濕度、調查時間
    9. 座  標:可直接至資訊網新增樣區
    • 獲得明確座標(二度分帶、經緯度、電力座標3擇一)
    • 獲得參考位置(門牌、道路里程、機關單位所在位置)

以上各項詳細計分說明,請下載 「2015年苗栗蛙調比賽積分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