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生物多樣性快速消失,民眾保育意識抬頭,伴隨著公民科學家的成長,自 2002 年開始變有許多熱心的民眾協助參與兩棲類調查的工作。 2007 年起,透過台灣兩棲類保育志工的設立,展開大規模系統性的調查。為了能更強化兩棲類生態保育的力量,並提高環境教育的效率,由各地志工號召下,從 2018 年開始籌備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並在 2019 年 6 月 2 日依法正式成立。期望透過協會的串連,讓兩棲類動物的調查、監測與環境教育工作能更有組織性,引起更多民眾的參與,共同維護兩棲類動物及生物多樣性的永續。

宗旨與任務
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為依法設立非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調查、保育台灣兩棲類動物及其棲地,並維護台灣生物多樣性、推廣生態保育教育、監測控制外來入侵物種為宗旨。
依據上述宗旨,本會的任務分為五大類:
- 調查:促進志工參與野外調查、回報調查結果,了解台灣蛙類分布現況。
- 監測:設立蛙類重要棲地(IFAs),持續調查及監測,分析台灣蛙類野外族群變化趨勢。
- 保育:維護生物多樣性及棲地、改善路殺情況、控制外來入侵種。
- 推廣:辦理各項宣導活動,出版年報公布調查結果,提高大眾保育蛙類的覺知。
- 教育:辦理各項工作坊培訓志工,提高志工專業能力。
協會成員
為了達成建置台灣兩棲類資源監測系統與推廣工作,將建立台灣兩棲類保育網,並整合串接其所屬的資訊平台及資料庫,以提供兩棲類生態影像及賞蛙情報的資料庫系統分析。站內將設置監測通報系統,以及建立各區人才資料庫,給予志工團隊支援與協助,收容外來種蛙類、畸型蛙與病蛙。